府城六和境 開基靈祐宮 明朝首建真武廟

台南市中西區赤崁東街86號, Tainan, 700
府城六和境 開基靈祐宮 明朝首建真武廟 府城六和境 開基靈祐宮 明朝首建真武廟 is one of the popular Religious Organization located in 台南市中西區赤崁東街86號 ,Tainan listed under Tourist Attraction in Tainan , Religious Organization in Tainan , Buddhist Temple in Tainan ,

Contact Details & Working Hours

More about 府城六和境 開基靈祐宮 明朝首建真武廟

本廟位於當時承天府衙門(今赤崁樓)東北,由於其規模略遜位於鷲嶺的北極殿,所以時人稱為「小上帝廟」。康熙三十七年戊寅(1698年),總鎮張玉麒來台,在洋遭遇風暴,「夢神披髮跣足,自檣而降」,安平浪淨後安抵岸邊,為感念神恩,而修建本廟。

乾隆十五年庚午(1750年),由於東安坊的縣署右有城守營,前有鎮標右營,每日槍砲演習,噪音不斷且連續七任知縣均在任內去世,當時剛上任的知縣魯鼎梅認為縣署不祥且過於狹隘,因此將它移建於鎮北坊赤崁樓右側(今成功國小位置),坐東向西,與本廟相依也因此使得香火大盛。

清康熙、乾隆、嘉慶、道光及咸豐年間,均曾加以修繕。嘉慶二年丁巳重修,獻石爐奉祀玄天上帝,道光十五年乙未(1835年)三月,由陳炳極主倡再次重修,懸「赫聲濯靈」匾,咸豐六年丙辰(1856年)九月總理詹廷貴倡議重新修繕,書「天樞北極」匾。

民國二十一年(1932年),因近臨的明治公學校(即今成功國小)為了擴充校舍,將正殿反向遷移於三川門前,改建於今址,形成今日坐東朝西之格局。後又於民國三十四年乙丑(1945年)太平洋戰爭期間,廟宇屋頂受轟炸而毀損,士紳吳險、郭啟、黃汝南等人於民國三十七年戊子(西元一九七二年)重修,翌年完成。四十七年(1958年)、六十一年(1971年),數度重修。

民國六十五年丙辰,組織管理委員會,綜理各項職務至民國七十三年甲子,又有修建廟貌之議,於是成立修建委員會,民國七十四年(1985年)重建,進行大規模整修,工程歷經六年完成,重建成今日之主要廟貌規模。尚保存清嘉慶二年古香爐,道光年間匾聯等古物。

民國七十四年(1985年)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。

Map of 府城六和境 開基靈祐宮 明朝首建真武廟